地理名词的科普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
看书网 > 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> 地理名词的科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地理名词的科普

  中亚科普:

  中亚的地理名称可能比较冷僻,在此介绍一下。这样后面如果写到,不至于不知道在哪,而且我觉得会对理解历史与现实有些帮助。

  1.伊犁河谷与七河流域:

  伊犁河谷

  天山山脉和博罗科努山(天山北支)之间,标注了灰色的三角形地带。因为中间是伊犁河而得名。

  伊犁河流入的,最上方绿色的湖泊,就是巴尔喀什湖。

  一共有七条河流注入巴尔喀什湖,统称“七河流域”。可以参考下图:

  七河

  黑圈部分是伊犁河谷,红色圆圈就是七河流域,位于天山和巴尔喀什湖之间,有天山流出的水滋养,是宝贵的大块农业区。

  西域实际上可以分为好几个部分。其中哈密地区,地理和人文上更接近河西,从新石器时代开始,人种和文化上一直都接近中原。而哈密以西,实际上都可以看成中亚这个大区块的部分。

  古代中国王朝,实际上早已数次跨出了地理边界的限制。而进入中亚,是汉朝和之后,实力达标王朝的普遍选择。

  中亚大区块,从边缘地区开始,越靠近中心位置,就越富庶。而七河流域,是从东往西,第一个能够让一个古代大国自持的区块。这里是当年哈萨克汗国最富裕的地方(大玉兹),也是整个哈萨克地区农耕的中心。站稳了这里,就得到了进入中亚的前进基地。

  而伊犁河谷,是一个向西开口的V字型,看形状就知道,它是这个前进基地的大门。只是唐朝之后,中原王朝近一千年,没有直接控制西域。一直到清朝,这里才在各种事件中体现出价值。

  上面两幅图中,伊犁河谷的三角形,被分为了两部分。西边的大块现在是哈萨克汗国的地盘,东边的小三角形属于中国,就是现在的伊犁。

  看了地图,可以思考下几个小问题:

  乾隆平定准噶尔之后,设置的新疆最高军政长官(伊犁将军),为什么驻扎在伊犁?

  清末,为什么俄国甚至不放心让傀儡去,而是要亲自下场抢占伊犁?

  为什么左宗棠准备拼命也要争夺伊犁?

  2.费尔干纳盆地

  费尔干纳

  上图中黑色圆圈的部分,三面环山的地方,就是费尔干纳。也是第一幅图中左边标灰的位置。

  这地方古代有个更有名的国家,大宛。

  大宛其实不是小国。他和西域诸国组织形式也不太一样,有七十多座附属的城市,维持着六万士兵。汉朝人记录说,他矛手,射手,骑兵都有,很齐全。也是因为如此,他才敢和汉朝撕破脸。

  (上一条七河流域,在汉朝时是乌孙的地盘)

  费尔干纳盆地也非常富庶,人口很多,而且这个地方,和南疆是有往来通道的。

  费尔干纳盆地东部,有个地方叫安集延。清末阿古柏入侵新疆,就是从这个地方出发,攻入喀什。

  而喀什,在汉唐时,叫疏勒。唐朝时,这里是安西四镇之一。李广利当年进入大宛,也是从这里经过的。

  征大宛

  李广利当年的行军路线。妫水就是阿姆河,几个河流和湖泊的位置,对比上面几张图就可以确定了。

  3.河中

  上图蓝色圆圈里,紧邻费尔干纳的地方,有咸海和两条流入咸海的大河。所以,这个地方叫做河中。

  希腊人把这里成为索格狄亚那,是亚历山大到达的最远的地方。

  河中地区,尤其是中上游地区,是中亚最富庶的地方。这里的资源,足够支撑起一个古代帝国了。

  一直到近现代也是如此。位于锡尔河上游,靠近费尔干纳的塔什干,是苏联时代的第四大城市(前面是莫斯科,列宁格勒和基辅),也是中亚最大的城市。

  塔什干在唐朝叫石国,唐人记录说这里本来是汉朝大宛北境的城市。唐朝和黑衣大食的战争,就是因为这里而起。

  介绍了这些地理概念,大概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打起来了。

  唐朝时这里的地理位置可以看下图:

  唐安西

  红色大圈是七河流域,唐朝时这里是突骑施所在的位置。

  黑色小圈是伊犁河谷,里面的紫色小圈是伊犁。

  红色大圈边上的紫色小圈,是碎叶城——正好处于沙漠与湖中间,卡在七河流域的边缘,通往河中的路上。

  绿色大圈是河中,圈下方那堆密密麻麻的就是唐代的都督府,。看看就知道这里城市多密集。

  再下方的黑圈,是现在的阿富汗喀布尔。那时这地方并不穷,也有唐朝的都督府。

  绿色大圈边界上的白圈,中央位置就是石国(塔什干)。它东边一点,就是唐朝的铁杆盟友拔汗那(也在汉大宛的地界上)。

  白圈左边是昭武九姓的其他国家,康国,安国,史国什么的。白圈再往右,有一股紫圈,正好在碎叶城正下方。那里是疏勒镇(今喀什)。

  唐安西四镇中,另外两镇已经在如今的内地,就不分析了。但可以看看这两个靠西的军镇。他们的战略位置和布设的目的,应该就能很清楚了。

  4.中亚名城

  中亚-北

  注意下红圈里的著名城市。

  安息州——安国——布哈拉

  康居都督府——康国——撒马尔罕

  这两个地方是中亚当时最著名的城市,一连串汗国的首都。其中撒马尔罕就是帖木儿汗国的首都。

  白圈里的紫圈标了大宛都督府——石国——塔什干,还有费尔干纳和安集延的位置。

  左边边上单独的小紫圈,是丝路名城:木鹿。这个地方曾经是阿拉伯世界第二大的城市。

  黄圈是唐朝的天马都督府,苏联时代叫斯大林纳巴德(-abad是波斯语的城市,所以他跟斯大林格勒是一个意思),现在塔吉克首都杜尚别。

  中间的小紫圈,是著名的关口:铁门关。

  这座关口以南,那些密密麻麻的地名,是吐火罗地区的唐朝羁縻州,以月氏都督府等为主。这个吐火罗就是汉朝的大夏,希腊人叫巴克特里亚,也是月氏——贵霜的核心区。

  关口以北,就是刚才说的昭武九姓,包括其中两座中亚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名城。

  所以这个关口位置很重要。突厥和阿拉伯帝国多次在这里交战,唐朝也远征过这里,后来帖木儿也曾在这里加筑防线。中亚各个势力三天两头在这里打仗。

  中亚人自己的记录不是很清楚,不过丘处机和他的弟子去找成吉思汗的路上,记录过这个地方。说地势很险峻重要,所以守关的都是汉人。可能是西辽时留下的编制。

  5.呼罗珊

  呼罗珊在波斯语中意思是“东方日出之处”。和亚细亚是一个意思。这个概念可以指波斯帝国东北部的所有地区,甚至包括波斯帝国之外的一部分地区。

  地理上来说,阿姆河南边都可以叫呼罗珊,就是图中的波斯和吐火罗地区。当然广义的呼罗珊更大。

  这里的名城和相对位置关系,可以看下图:

  中亚-南

  右侧紫圈依然是唐疏勒镇(喀什)。

  上方两个黑圈是刚才说的河中双城(布哈拉——安国,撒马尔罕——康国)

  三个红圈,左边两个是当时波斯的城市,上边的木鹿,下边的赫拉特。

  右边的红圈是大汗都督府,巴尔赫城。

  这三座城市,再加上地处更西方、图里没显示出来的内沙布尔,合称呼罗珊四城。

  呼罗珊四城是呼罗珊地区的基本盘,如果波斯帝国兴盛,那往往也能控制河中。看这五座城的位置,大概就知道呼罗珊的位置了。不过现在的伊朗哪怕跟近代波斯比都少了很多地方。现在呼罗珊地区只有内沙布尔还在伊朗境内了。其他三座城,巴尔赫与赫拉特被阿富汗占领,木鹿被俄国占领,河中地区更是早就没了。

  这个是东边,他西边也丢了很多。现在的格鲁吉亚、亚美尼亚、阿塞拜疆等高加索国家,还有俄国靠近高加索的土地,基本上都是当年俄国人从波斯人手里抢的。而且和清朝、奥斯曼不同,波斯丢掉的这些地方,很多都是统治很巩固的核心区,两千年多年前就波斯化了的地方。可以说非常惨了。

  另外阿富汗当年其实很强。近代的阿富汗王国暴打过莫卧儿,攻破过德里,还摧毁过马拉塔联盟的主力。向西揍过波斯人,向北打趴了布哈拉汗国。现在的巴基斯坦地区其实是英国人替印度人找场子,从阿富汗手里抠出来的……

  这几千年的印度史,其实就是一代代阿富汗人进入印度的历史……

  6.阿富汗与克什米尔

  黄色的三个圈圈,中间的是唐细柳州,就是现在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。

  紧挨着它的,右侧是修鲜都督府,就是汉朝时的罽宾国。因为这里是被汉使砍掉的所有国王中最远的一个而出名。

  左侧是写凤都督府,现在阿富汗巴米扬。

  更南方是条支都督府,阿富汗的另一个大城坎大哈是它的辖地。太远了,截图放不下了,知道在南边就行。

  右下角是大小勃律,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。小勃律城就在现在巴控克什米尔的首府吉尔吉特。唐军当年就是在这个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行军一百多天,打下了小勃律的。

  大勃律边上那个,就是现在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老窝斯利那加。锡克帝国从阿富汗人手里抢来了这块地方,分封了一个公国(查谟-克什米尔)。

  锡克人算是最能打、最有扩张欲望的印度人,所以一直在向高原渗透,控制了拉达克地区(大约是勃律这一块还有南边一部分)。不过再深入的时候,终于反应过来的驻藏大臣派人去拦截。野生锡克人连藏军都打不过,所以就停在这儿了。

  到了印巴分治的时候,问题一下就出来了。

  这地方位于西域、藏区、中亚的交界处,上千年来都是向东边的天//朝,或者模仿天//朝的国家朝贡。直接统治他的不是藏地邦国就是中亚人,他的文化也都是中亚和藏区文化为主。

  总之,这里的势力有点复杂,但肯定跟印度屁点关系没有。

  所以英国人这个外力消失后,克什米尔土邦直接原地爆炸了。统治土邦的辛格们,完全控制不住局势。

  英国人曾经提出,他们可以成为独立的第三国,在印巴之间搅屎,但辛格们有基本的自知之明,认为英国人走后,肯定会被印巴攻打,甚至更糟糕的,被中国攻打。最后国王辛格逃回老家印度,贵族辛格们也纷纷作鸟兽散,这地方就炸成现在的样子了。

  中亚国家的名字和大概来历:

  乌兹别克:

  乌兹别克就是“月即别”,金帐汗国最后一个强势大汗。他的部众自称乌兹别克人。

  但名字的来历和现在的乌兹别克人没太大关系。

  乌兹别克人跑去了中亚,建立了一个汗国。后来沙俄扩张到中亚的时候,发现最强的几个汗国,都是这一系的。所以,苏联划分民族的时候,就把这一带的定居住民,都叫乌兹别克。

  实际上当年的乌兹别克是游牧的,而现在的乌兹别克,是在河中和费尔干纳,是典型的农耕区,除了共享过一个大汗,没有什么共同之处。苏联的命名方式,相当于把全部中国农民,都称为“爱新觉罗族”。

  不过反正大家都打不过俄国人,他说啥就是啥了。

  哈萨克:

  哈萨克汗国一开始是跟着乌兹别克混的,但双方的老大不是一支。

  乌兹别克人虽然得名于金帐汗,自认是月即别的部众,但乌兹别克汗国的大汗却是蓝帐系的。

  而哈萨克汗国的大汗是白帐系的。

  当然,只要知道有这一回事就行了。这些游牧汗国之间关系非常混乱,经常会出现名字换了人没换、人换了名字没换之类的情况。比如这个白帐就不是拔都分封的白帐,当年那个白帐已经被月即别汗吞并了。哈萨克这个白帐是后来其他人自称的……

  而且汗国的位置也在变,有些干脆会换家,找他们从哪来到哪去太麻烦了,大体知道这个事情就行了……

  月即别的儿子札尼别死后,金帐20年换了18个大汗,各路x帐都去参加大混艹。追溯他们的世系实在太麻烦了,就这样吧……

  总之,哈萨克最开始也是乌兹别克的部众。但后来乌兹别克被东察合台汗国揍了,哈萨克汗国就跑出来自立。

  乌兹别克汗国占据南方的农耕区,哈萨克则占领七河流域,还有巴尔喀什湖西北的大片牧区。

  不过这个汗国不太稳定,东边的瓦剌人时不时来打他。后来准噶尔兴起之后,彻底把他打残了。现在的哈萨克是俄国人捏起来的,把中亚北部所有游牧民都归进去了。

  实际上这些人来源非常复杂,想给草原部落定一个明确的民族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不过反正大家都打不过俄国人,他说啥就是啥了。

  塔吉克:

  来源于波斯语,最早可能是一个迁徙到波斯地区的阿拉伯部落。

  但后来的塔吉克人和这个部落没什么关系,可能就是被波斯人随便安了个名字。他们是中亚、西域地区,土著的塞种人。后来平原上打来打去,塞种人、粟特人都被彻底冲散,剩余的退居到山区去了。

  苏联划分的塔吉克人主要是他控制区的波斯人和突厥化的波斯人。其实当时波斯人是反对这个称呼的,不过反正大家都打不过俄国人,他说啥就是啥了。

  土库曼:

  波斯语意思是“似突厥而非突厥的人”。主要是指突厥化的各路游牧民。

  从中亚到高加索和小亚细亚,到处都有土库曼人建立的政权。

  但中亚的土库曼也是俄国人定义的,跟这个名词不太一样。大概是指被俄国征服的中亚汗国属下,不属于定居居民的、不知道怎么分类的那些人。

  不太清楚是这个怎么定义的,不过反正大家都打不过俄国人,他说啥就是啥了。

  吉尔吉斯:

  最初可能是汉朝的“坚昆”,唐朝时叫黠戛斯。这个地方在西伯利亚南部,叶尼塞河上游,比中亚往北不少。

  黠戛斯人赤发绿眼睛,这种人在汉朝西域还有不少,在唐朝时已经是少数了。

  黠戛斯部落里也有黑眼睛的人,声称自己是李陵的后代(李陵当过坚昆王),和唐朝皇帝是亲戚,借此和唐朝拉关系。

  元朝时,叫吉利吉思。

  后来西域中亚的汗国,多次征调这些人去南方打仗,才来到现在的吉尔吉斯地区。这些人也不是红头发绿眼睛了,也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。

  总之,这个名词因为中国史料记录比较多,所以历史比较悠久,规律也比较明显。可是它对应的地点和人似乎都变了,和原先的不知道有什么关系。不过反正大家都打不过俄国人,他说啥就是啥了。

  最后,中国现在的一带//一路就包括面向中亚的战略。新迦太基撤出阿富汗之后,大家觉得现在最可能的障碍是什么呢?

  A.中亚王公突然暴走

  B.波斯帝国崛起东征

  C.天竺北上征服中亚(?)

  D.蒙古余孽南下干涉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sw56.com。看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ksw56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