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四章 学医救不了天下人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
看书网 > 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> 第二百一十四章 学医救不了天下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一十四章 学医救不了天下人

  郊外,村子里。

  吴先生带着两个学徒,在一栋房子外整理东西。一个学徒升起火,把一卷铜质和银质的工具放在罐子里煮,另一人支起块木板,趴在上面写东西。吴先生自己,坐在椅子上,悠闲地看着书。

  周围,几个西洲土人凑在一起,远远看着他们。一个学徒抬眼看了看,那几个停下脚步,过了片刻,又前进了点。

  西洲土人对于医师很不友善。尤其这种外乡来的,不做祈祷,还带着一堆奇怪材料,怎么看都是巫师的人。

  也有人迫不得已,会找医师碰运气。如果治好了,就是自己身体好或者天神眷顾;没治好,就是医师使坏或者水平太差。所以,民间的医师一直混得很惨,也只有贵族为自己、为军队聘来的医师,处境好上一些。

  吴先生倒是无所谓,因为早就有心理准备了。

  当年的名医扁鹊说过,有六种人是没得治的。

  排在最先的,是骄横跋扈,不讲道理的人。医师不怕呆笨的人,就怕太傲慢的。有些人明明得了重病,却始终坚持自己身体很好,只是伤风感冒,不用认真治疗。

  他们常年骄纵惯了,听不下去别人的建议。觉得自己什么都懂,也不理会医师的劝说。像这种人,就是典型的扁鹊都救不了的。

  第二种,是轻身重财,要钱不要命的人。这种人其实也能碰到。自己明明有钱,却一毛不拔,紧要关头还在纠结多花了几文钱。这种,也是没救的。

  第三种,是对于衣着饮食过于挑剔,不能按要求控制的人。因为确实有人把鲜衣美食看得非常重要,宁可疾病治不好,也不能耽误行乐。碰上这种人,医师一样没办法。

  第四种,是阴阳失衡,脏器紊乱的人。第五种,是身体极度羸弱,承受不了药物毒性的人。这两种都是病情太糟糕,医术再好也无能为力的。

  最后一种,是信巫师不信医师的人。上古的巫师和医师关系很近,但起码在扁鹊之前,医师已经很不愿意把自己和巫师放一起了。但更信任巫师的人,总是不少,也没什么办法。

  吴先生一家世代行医,对他们来说,避开这些人很重要。

  医治病人是有风险的,就算能治好,也时常会有费用和后遗症之类的纠纷。而如果治不好,病人家属往往会很不满,经常有人怪罪甚至直接攻击医师。

  所以,一方面要练习格斗和逃跑的本领,另一方面也得牢记经验。有些完全没救的人,就尽量别掺和,免得自己也跟着遭罪。

  扁鹊说这些话,已经有两百多年了。医术不断发展,药物和器械都在变化。扁鹊自己当年的药方,如今都不见得是最佳选择了。

  唯一不变的,是作死的方式。

  ——吴先生有时甚至怀疑,哪怕再过两千年,人们还会因为同样的原因放弃治疗。

  所以,看到西洲人不友善,他也无所谓了。

  不过西洲这边,别的不说,用来研究,是个很好的地方。

  对医师们来说,无论自己研究,还是培养学徒,都是个很麻烦的过程。医术是用在人身上的,但平时想研究人的身体,却不一定有那么多可以重复尝试的机会。更没多少病人,心大到让刚入门的学徒在自己身上练手。所以,效率一直都很低。

  他的两个学徒,都是手把手教出来的,但现在也不敢放手让他们单独治病,唯恐闹出什么大乱子。

  最好的办法,当然是解刨和研究人体本身。而且,按已知的知识,古人在这方面的已经做了很多努力。

  像“心”“肺”之类的文字,最早在龟甲文里的构型,和内脏的形状就很相似了。显然,商朝人就已经拥有了丰富的解剖学经验。

  只是时代毕竟在变化,现在,想要找具尸体解剖,死者的家人肯定不能接受。官府如果知道,也不会愿意。医师自己,心里也过意不去。

  所以,吴先生特意跑到西洲,准备找蛮夷的尸体研究下——这边比较安全,蛮夷多,气候也还不错,是长住下来潜心钻研的好地方。

  当然,研究的前提,是要先证明他的猜测:这里的蛮夷和中原人,大体上差不多。想要证明这点,就已经需要认真做些分析了。

  吴先生决定从分娩开始,对当地土人的各种生理行为,和身体结构、药物药效等等,逐一进行观察和记录。

  吴先生有点积蓄,还有一群同行帮忙,钱是足够用的。他事先雇了几个人,四下打听消息。正好听说有人临产,就带着两个学徒赶来。

  这个妇人,和城里的某位老爷,曾经保持过一段时间密切关系。不过她怀孕后,那个出手阔绰的贵族就失踪了,只留下点钱,威胁不准去找他。

  不时有村民不怀好意,在房子附近转悠。镇里的神父收了佣金,勉为其难地答应给新生儿洗礼,但现在还没出现。这边只有个接生婆在屋子里忙活着。门虚掩着,能听到产妇间歇发出的疼痛喊叫声。

  “师父,那几个人又转过来了。”煮工具的学徒四下打量,说道。

  “觉得被咱们抢了先,不甘心吧。”吴先生头也不抬地说:“不用理他们。”

  “抢先?他们有什么好抢的?”写字的学徒问。

  “房子,这点土地,屋里那些杂物,可能还有点零钱。”吴先生悠然道:“能抢的多了去了。”

  “这算不算他们和中原的共性?”煮东西的学徒揶揄道:“师弟,要不把这个也记下来吧。共性之八:都会找理由打劫女子,擅长欺负孤儿寡母。”

  写字的学徒一时无语。

  “早见点也好,免得到时候受不了。”吴先生念叨了一句,合上书,站起身:“你今后,可能还会见到自己辛辛苦苦治好的人,因为还在虚弱的恢复期,被豪强勾结地痞害死的;自己设法保下的婴儿,因为税吏催逼,被父母溺死的;运气更不好的话,说不定还有人病好了,为了不给钱,想要截杀你的——你今后,能见到的,多着呢。”

  他说着,从腰间摸出把小刀,稳稳投了出去。刀身擦着领头村民飞过,那群人当即做鸟兽散,四下逃走了。

  “咱们做的,是关于生死的大事。这种大事面前,多荒唐的举动都能碰到。”他重新坐了下来。

  这时,接生婆又走了出来,朝他们招了招手。吴先生跟着走进屋,写字的学徒抱着木板,也跟了进去。另一个学徒继续在外面,对着个沙漏,无聊地看着火。

  产妇的惨叫声越来越大,最后却突然停止了。吴先生大步走出来,学徒当即取下罐子,倒掉水,也跟着他走进屋里。太阳渐渐西斜,又最终落下地平线。村里的闲人再次三三两两聚集起来,却没人敢带头去惹事了。

  “镇里的神父呢?还不来?”

  “等神父来了,一定好好收拾他们。”

  “和来路不明的巫师勾搭!肯定是女巫!”

  “神父不是来给婴儿洗礼的么?”

  “洗个屁,应该把女巫和那孽种都烧了!我有个亲戚是教士,我来负责清除那里的诅咒吧。”

  “想得美!我看你就是想独吞!”

  村民们渐渐争吵起来,最终发展成了斗殴。更多的人跑去拉架,说人人有份,和气生财。一时间,村口空地上,乱作一团。

  又过了一会儿,吴先生面无表情地走了出来,两个学徒垂头丧气地跟在后面。

  三人在院子里站了片刻,一名学徒摇摇头,就去收拾器具了。

  “要不要记一下。”另一人小声说:“从难产的情况看,是和书上记载接近的……”

  吴先生抬起眼皮,看了看黑乎乎的夜空。

  “写吧,抓紧点。这里不安全,得尽快离开了。”

  学徒点点头,凑着房子里的灯,铺开纸卷,熟练地记录。

  接生婆抱着个大哭的婴儿,走了出来。见旁边有个木桶,就把婴儿放了进去。

  “哎!”吴先生下意识地喝止。

  “活不了的,先生。”接生婆淡然地说:“没了爹,没了娘,养不活的。让这孩子舒服点吧。”

  吴先生顿了顿。

  桶里,婴儿又开始大哭。接生婆拎起桶,向水井走去。

  “算了。”他叹了口气:“阿旺,去,你抱着。”

  “哎?”收东西的学徒当即抗议:“为什么我啊!”

  “你师弟比你忙,你来吧。”吴先生无视了他的抱怨。

  接生婆站定在井边,正打着水。学徒只好放下东西,走过去,和她说了几句。接生婆耸耸肩,也没阻拦,随手把井绳丢了回去。

  学徒拎着包住婴儿的布,走到行李旁。他看了眼塞得满满的器械和药材,挠了挠头发。又看了看空了一半的粮袋,点了点头,把哭闹着的婴儿塞了进去。

  “这样打包,就能放下了。”他高兴地宣布。

  婴儿在粮袋里继续大哭。一直冷着脸的接生婆,实在看不下去,把婴儿取了出来,回到屋子里,拿出针线。

  不多时,做记录的学徒完成了工作,也开始收拾东西。

  “好事做到底吧。”吴先生吩咐道:“收好东西,去后面挖个坑,把她埋了。”

  “她请了神父呢。”接生婆说:“神父会帮忙主持葬礼的。”

  “想帮忙还会等到现在?”吴先生摇摇头:“就怕放这儿……”

  他看了看外面:“谁知道会发生什么。”

  “哎?会发生什么啊,师父?”学徒问。

  “你见多了就知道了。”吴先生随口说道。

  “哎,可怜的人,最后也没见到孩子的洗礼。”接生婆干巴巴地感慨:“临终的时候也没有神父主持忏悔,不知能不能得到神灵的拯救。”

  “救什么啊?”学徒好奇地问。

  “人都死了,还能救什么。”吴先生从门口包里,翻出一把铲子:“让这神干点活,比让你阿旺师兄干活都费劲。走,挖坑去。”

  “呃……”

  接生婆摇摇头,拿起缝好的袋子,把婴儿放进去,走出了门。

  “师父,你别损我了。”门口,叫阿旺的学徒说道:“陪着您跑这些天,连诊费都没拿到……”

  “哪来的什么诊费。”吴先生摇摇头。

  “她还有几枚小银币呢。”门外,接生婆把袋子挂在阿旺胸口,说道:“拿走吧。留下来,也是便宜那些蟊贼。”

  吴先生没推辞,让学徒把桌旁的银币装起来。那里还有个块头不小的银质神徽,也被学徒顺手拿走了。

  两人抬着尸体走出门,放在屋后。学徒开始挖坑,吴先生拿着银币,捏出两枚,递给接生婆。又犹豫了下,把剩下的小银币全都塞给了她。

  “也不能什么都不留。”吴先生嘀咕了句,又从阿旺的背囊里摸出枚五铢铜钱。在他憋屈的目光中,走到浅坑旁,放了进去。

  “师父,咱们的钱,他们阴间能花么?”

  “鬼知道。”

  “哎?”

  “鬼知道……”

  第二天。

  天蒙蒙亮,三人就骑着马,大摇大摆地离开。几个趁早起来在附近蹲着的人,见到他们,又急忙缩回角落后。

  看他们走远,村民很快钻进屋子里。

  不久,镇里神父带着助手,匆匆来到村子。屋子里已经空了一半,连先前在教堂时见过的、那个贵族情夫送她的白银神徽,都找不到了。

  神父转了几圈,只好悻悻而归。

  又过了一会儿,当地领主也闻讯而来,结果除了院子里打群架的村民,什么也没看到。领主对于村民的冷血和卑劣十分不满,当即下令,所有人都要补交一笔“道德败坏税”。

  不多时,领主的侍从们拎着鸡、牵着羊,也离开了村子。

  路边。

  吴先生对着书,一边加东西,一边在罐子里煮着粥。

  “师父,这粥行不行啊……”大学徒忍不住问。

  “怎么不行?这是前辈先生们专门研究出来,专门用来喂养婴儿,弥补乳汁不足的。”吴先生说。

  “这……我看了都不想喝,你让这小家伙喝……”学徒很是无语。

  “那你现在去雇个奶妈来?”吴先生翻了个白眼:“阿昌,记!这粥的效果,要好好记录整理。如果和书上的记载一致,我们又多了个证据。”

  “哎,就算不一样,天下之人,能救些也好。”学徒叹了口气:“不然,也太惨了……”

  “这些,可就不是药能治好的了。”吴先生幽幽地叹了口气。

  PS:汉代的医书现在有出土的,里面并没有阴阳五行的论述,就是很简单的病症——处方——疗效格式。只有处理的办法,和医生记录的“尝试”、“已验”等效果,思路上就非常实用主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sw56.com。看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ksw56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